隨著串流音樂出現,音樂工業出現了各種轉變。Tidal、Spotify、Pandora等串流音樂平台跟傳統唱片公司、發行商爭端不斷;美國國會要討論歌手、創作人的拆賬方式。同時,蘋果又打算跟Starbucks加入競爭

Bildschirmfoto-2013-08-13-um-16.42.30

不過,當大部分討論都圍繞版權、分賬等問題的時候,唱作人 Mike Errico 則關心:

新的技術下,歌曲本身會有甚麼轉變?

他指出,現時流行歌的格式,跟錄音帶/CD技術,以至電台運作密不可分。

例如,歌曲要預留時間,讓DJ報告交通及天氣資訊;太長的歌曲,電台不會播放;一張專輯只有大概10首歌,其實是錄音帶的上限等等。

現在,既然新科技讓音樂繞過了錄音帶、CD、電台,為甚麼我們還要執迷共10首歌,每首歌3分鐘的專輯規格?

Errico 認為,串流音樂平台其實提供了充分的結構誘因,讓歌曲格式出現翻天覆地的轉變,儘管「如何轉變」,仍然難以斷言。瘋狂一點想像,Spotify從歌曲播放至第30秒開始分賬。那麼,為何創作人不乾脆只創作30秒,然後重覆六次,變成一首三分鐘的歌曲?正如Gangnam Style全長4:13,但當中需要讓人記得的部分,只要很少,仍足夠讓PSY賺到盤滿砵滿。

又或者,可以效發結他手Adrian Belew 研發的Flux,讓軟件不斷替換、重組歌曲,產生千變萬化的副歌組合。

上述各種可能,不代表必然是可取的變化,也不代表聽眾一定受落。但是,隨著既有承載歌曲的平台沒落,出現了各樣可能。

就這些轉變,Errico要問,對創作人而言,創作「一首首」單曲仍然是音樂人的首要任務嗎?「音樂」這個概念,要跟新媒介產生甚麼新的關係?

FMFA 2013

http://www.outside.hk/%E4%B8%B2%E6%B5%81%E9%9F%B3%E6%A8%82%E5%B9%B3%E5%8F%B0%E5%A6%82%E4%BD%95%E4%BD%BF%E6%AD%8C%E6%9B%B2%E8%BD%89%E5%9E%8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over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