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也稱為西元,是公曆紀元或西曆紀元的簡稱,是當今國際通用的紀年標準。
歐洲人是在西元525年,由修士「狄奧尼西」(Dionysius Exiguus , 470-544)推算復活節時,訂定以耶穌誕出生為紀年的開始。
【復活節的推算】
耶穌死後,基督教逐漸興起。當時,基督教最重要的節日是復活節(耶穌死後第三天復活),但復活節在一年中哪一天,並沒有一致的規定。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如下圖),在西元325年舉行基督教大公會議,尋求基督教教義的統一,於是規定了復活節在「春分之後,第一個月圓後的第一個禮拜天」(如果月圓剛好是禮拜天,就順延一星期)。
君士坦丁大帝的規定,把一般民眾難倒了。因為這規定牽涉到三個周期:
春分(一年四季之中有兩天的日和夜等長,春季的那一天稱為春分)
|
月圓與太陽的回歸計算
|
月亮的盈虧計算
|
由於一般人很難推算出來,教會就找有學問的修士,推算每年復活節的日子,並周知教友採用。
【AUC紀年 → AD紀年】
羅馬帝國時期,歐洲原本採用羅馬建城紀年(AUC),即是以羅馬建城之年為起始年。
西元525年,當時的羅馬皇帝迫害基督徒,教皇聖約翰一世命令羅馬學術界頗有聲望的修士狄奧尼西在原有基督教曆法上修正,提出新的年表。
狄奧尼西推算認為耶穌生於羅馬建城753年12月25日,因此,他以耶穌出生後的第二年訂為耶穌紀元元年,再推算出當時為耶紀525年。這個耶穌紀年法,此後逐漸廣為使用,並定名為西元紀年(AD,Anno Domini)。
【狄奧尼西的遺漏】
然而後人發現,狄奧尼西所採用的耶穌誕生年比實際晚了四年,而且遺漏AD 0年(用來描述第一年未滿)。當時羅馬的計數系統不存在0這個數字,且其他曆法內也無0這個數字,所以狄奧尼西沒採用AD 0年。
【BC(Before Christ)紀年法】
八世紀,盎格魯薩克森(Anglo-Saxon)的修士Venerable Bede發明了BC(Before Christ)紀年法,他將舊有的AD紀年法加以延伸,定AD 1年的前一年為1 BC(公元前1年),以此類推。
留言列表